個人與文化

2012040415:18
在上一個章節當中,我們提到了不同的團體會形成不同的文化。而個人也將透過團體學習到到不同的文化。

什麼是文化呢?

文化(culture)是社會學中最為廣泛的運用觀念。文化主要指由團體成員所共同持有的風俗、價值、信仰、規範、知識和表達符號。以下分別針對這些概念進行介紹:

1.價值:指的是有關善惡、是否和要不要的一般觀念。因此,價值是作為判斷行為和選擇目標的準則 也是團體成員所共同分享的文化理想。另外,價值也同時是規範的來源。

2.規範:在不同的情境下,個人行動的規則。此規則常隨著社會情境與團體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又可以分為成文與不成文二大類。主要的社會規範有下列三種:

   (1) 民俗(folkways):係指一個社會或團體中所流行的風俗習慣或活動方式。違反民俗者不一定會遭到社會處罰。例如中國人講求尊重老者,若不尊重老者評會被評議是無禮,但是不會給予重罰。

  (2) 民德(mores):係指會影響到社會或團體生存的規範,是文化裡的重要核心。例如:亂倫禁忌、通姦等等。


  (3) 法律:指社會訂定的成文規定,具有強制性,成員皆必須遵守。


3.符號:符號可以是一種物體(如十字架、國旗)、姿勢、聲音、顏色或圖案。這些符號可以作為社會意義的凝聚和表達工具或統治階級用來散播的社會觀與世界觀。符號又可以分為下列幾種:

   (1) 語言:語言也最重要的符號體系,包括口頭和書寫二個部份。意識型態與集體記憶

  (2)  意識型態:是一種信條,可使個人或團體追求利益的各項行動名正言順。例如19世紀盛行的社會達爾文主義則堅信最適者生存的原則。並利用此教條屠殺了無數的猶
太人。


  (3) 集體意識:係指一個團體或組織所具有的獨特記憶,它的存在和建構使團體成員擁有一個命運共同體的感受,同時也可以增強團體成員的社會和政治認同。以集體記憶的形成來說,它的重點不單在認定哪些有價值的東西應該被留下來,同時透過什麼方式被留存,同時它選必須留意,哪些東西應該在歷史的過程中被有意或無意地消滅,以形成我們當下的記憶內容。這個事實說明,集體記憶並不是一個天成的結果,它的開展牽涉到不同的政治、經濟或文化勢力的鬥爭。大家要注意的是,一個社會有多少不同的團體或組合,就有多少不同的集體記憶。內團體和外團體的劃分,很多時候就取決於是否擁有相同的記憶有相同的記憶而定。故有人問到底是誰的228。228紀念日對每個人來說都具有相同的意義嗎? 





若是你覺的以上的定義太難記的話,其實文化的概念所指的就是我們生活的全部。包含物質文化與非物質文化。文化之所以發展出來,是人類為了應付生活所需。實際上,凡是人類都有基本的生理、心理需求。人們為了滿足這些需求而發展出一套應付的方法,這就是文化。像是每個社會都有不同的語言、飲食、婚姻及居住形式等等,這些類似的文化特質被稱為文化的普遍性(cultural universals)。例如:每一個社會皆有哺乳文化。





然而,因文化深刻與廣大的的影響性,使得習慣自身文化的人常常認為自己的文化是最好的,最聰明的。這種將自己文化作為標準來衡量其化文化的心態,在社會學中稱為文化中心主義(ethnocentrism)。與文化中心主義持相反論的則是文化相對論(cultural relativism),此觀點認為,文化是每一個社會為適應其自然環境而發展出來的一套生活方式,在每個社會的自然環境與社會情境皆不同的情況下,應付生活的方法也會有所不同,文化間的差異自然存在。




這是一個觀光客與原始部落族群的合照。

再看看下面這一張。二張照片分別反映了什麼呢?








其實,文化的差異不僅在二個社會裡可見,在同一個社會裡也以可以發現文化分歧的現象。社會學稱那些跟社會裡主流文化(mainstream culture)相異的文化為次文化(subculture)例如在美國社會裡,最明顯的顯的還是不同種族所具有的次文化,黑人無論在 語言、音樂或是飲食習慣等都與白人有所不同,因此也就形成所謂的黑人文化。

下面這張圖中,你認為那一個代表主流文化? 那一個又代表次文化呢?




當主流文化與次文化或是其它文化相遇時,常出現所謂的文化震撼(cultural shock)的現象。例如像是一個西方的正妹第一次見到長頸族時,心中的震憾是十分強大的。

有圖有真象:





此外,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在變遷方法不一定有同樣的速度,常是物質文化先改變了,而非物質文化還停滯不動。像是網路拍賣剛興起時,對於網路買家/賣家的權利義務卻未有相關的法律保障。社會學家通常將二種文化特質不等速變遷所造成的差距稱之為文化差距(cultural lag)








在各位眼花完之後,請先看圖歇歇眼!

這是一張以北京故宮為背景所拍攝的星巴克飲料照片。







現在各位到大陸旅遊,幾乎隨處皆可以見到像是星巴克或是麥當勞等跨國企業提供的飲料與食物。而且通常還門庭若市,深受各國的觀光客所喜愛,

下面這一張也
是在北京“胡同式麥當勞"。


嘖嘖!為啥人們到北京不是吃烤鴨而是吃麥當勞呢? 要吃麥當勞在家鄉吃就好啦。還飛到北京吃。唉,還不就是因為習慣嘛。誰知道北京當地那個店好吃,到時候吃到黑心貨還求償無門,得不償失。麥當勞還是相對靠譜點!


各位吃麥當勞的觀光客們!你的選擇是對的!但是為什麼麥當勞會成為你選擇實際上關聯到一個非常重要的社會學概念-全球化!

在本文的一開頭,便提到文化的存在是為了符合人的生活需求,在每個社會都有它各自的地理、氣候、人口和物質生產條件時,他們存在便會發展出不同的文化來。例如:豬肉在中東地區的不能吃食,是因為豬吃的食物和人吃的食物具有高度重疊性,豬肉的消耗可能對人口的增加和維持產生負面作用,而形成一種禁食文化。牛和羊因為是草食動物,並不形成和人爭食的情況,因此也就不像豬一樣受到污名化的對待。這同時也說明了,文化的產生並不是在一種自然或社會真空的情況下進行,因此,多元的發展對文化而言是一件極為自然的事情。
       






然而,這種文化多元性的特徵卻在資本全球化的衝擊下,受到嚴峻的考驗。這個因隨著資本主義發展而逐步擴張的全球化趨勢,不單使掌握資本的國家,成為文化價和符碼的主要生產國,同時也使第三世界和原來屬於共產制度的國家,遭受各種資本和文化價值的同步入侵,而產一不同程度的文化衝突
(cultural conflict)現象。這種隨著二種不同文化的接觸或一種強勢文化對弱勢文化的侵入而產生的衝突現象,在當代有日趨激列與白熱化的趨勢,中國化、台灣化和本土化的訴求在1970年代以後的陸續出現愛台灣、救台灣,就是因應這種文化侵入而形成的一種反應。這種全球化和在地化的互相刺激與對抗,是許多國家目前正在經歷的過程。




除了前述的全球化與在地化的相互較勁外,當代的社會還面臨了消費社會與消費文化(consumer culture)的興起。消費社會的出現和資本主義的大量生產以及為了消耗這些大量的產品而進行的各類廣告和品味建構有直接的因果關連。消費社會的一個重要特色是,消費品被包裝成為一種品味與能力的表徵。在過去,一件商品的價值通常取決於它的實用性與投入生產時所需花費的各項成本,這種價值觀在當代已經被商品所能提供的聲望、名譽和社會地位等符號表徵所取代。也就是說,商品所營造出來的意象(權力、地位與聲望)和品味,已經成為主要的消費對像,並且也成為決定一樣商品是否具有生產價值的主要參考依據。




也許你的Nokia 3310還是一樣很強大很好用,可接可打可傳簡訊。但是為什麼拿哀鳳比較潮?





我們使用什麼樣的物品,購買了什麼樣的東西,同時也反映了我們是誰。階層化(stratification)的消費是當代資本主義共同擁有的特徵。許多人藉由消費以證明自己和他人是屬於某個階層的重要參考指標。但這種認為上層階級必然以高雅文化為消費對象,底層階級必然以通俗文化為消費對象的設想,在以消費取向的後現代會(postmodern society)中卻未必為真。

並不是所有的上層階級都在使用智慧型手機,而所有的底層階級都在用智障手機。下面這是一台大陸的出產的小米機。




它雖然有著哀鳳的身型,但是它不是哀鳳,它是小米!
重要的是,它的功能與性能跟哀鳳差不多。但是價錢卻便宜很多!!




主要的關鍵在於,當代社會已經為大量的仿製工業所佔據,對實物的精細仿製,對真品的無限臨暮。這些情形說明,在工業科技的高度發展下,模仿和複製的確已經成為消費社會重要的發展面貌。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的界限已逐步消失。層級化的消費並沒有辦法真的購買到獨一無二或任何屬於唯一的東西。



像是除了手機之外,台灣人手一包的LV,也是難辯真假。

大量被複置的仿品,容易入手的價格讓人人皆有LV拿。



像是下圖,大家不覺得假的LV還比真的LV漂亮嗎? 科科。